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杨赛)为充分运用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技术,发展中医药事业,激励中医药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12月23日,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双先评比表彰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评比工作正式启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武出席发布会。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张大宁认为,中医学在学科的属性上属于自然科学当中应用科学的范畴。但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使其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从而形成一整套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的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完整地、系统地继承中医学是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只有完整地继承,才能科学地发展。那种不谈继承地发展固不可取,同样故步自封地停留在两千年前的保守思想也是不可取的。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在基层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和单位,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和宣传他们,以促进我们中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此次评选活动具有注重基层和关注民族医药两大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医院等级评审组主任许志仁谈到,中医药科技推广薄弱之处在基层。基层是中医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只有最贴近群众的、最符合大众利益的科技,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技。中医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医药有很多创新都源自于实践和一线。他认为,民族医药一直是我国传统医药的瑰宝,长期以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推动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此次评选活动特别规定了民族医药获奖者的比例下限。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将评选出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60名,注重面向基层和临床一线,此外,为推动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民族医药获奖者将占到获奖总名额的10%以上,以表彰民族医药在边缘地区为当地群众健康作出的贡献。此次评选从2013年11月已开始,计划2014年上半年完成表彰工作,并计划在2014年5月份左右召开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推广工作双先评比表彰大会。